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,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

引起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有多拥挤?面积仅相当于安徽省,但有1.5亿人生活在那里。

旅游新闻 2024-06-17 浏览(1308) 评论(0)
- N +

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前,中国人喜欢到处旅行。对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来说,东南亚的旅游线路肯定在备选之列,比如泰国、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。东南亚地处热带,不仅有令人心旷神怡的海岛风光,还享有独特的海岛文化。与欧美旅游相比,这些路线的价格也非常实惠。

印度尼西亚被称为“万岛之国”,由17000多个小岛组成,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分号的国家。由于这一特点,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各地游客蜂拥而至的旅游胜地。有钱人甚至可以租下整个岛屿举办派对,体验当“岛主”的感觉。普通游客也可以乘船穿梭于岛屿之间,体验一次难忘的岛屿之旅。

爪哇岛——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。

在这17000多个岛屿中,爪哇岛人口最多,面积排名第五,也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所在地。

大多数去过爪哇岛的人都会被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所震撼。对于长期生活在温带和亚温带地区的我们来说,这完全就像来到了一个新世界。在各种有利条件的加持下,爪哇岛上各种高大奇特的热带植物四季常青,与浪漫的海岸线遥相呼应,美不胜收。

展开全文

但凡事有利有弊。虽然活火山滋养了岛上的树木,但它侵占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空空间。大多数岛民只能生活在火山之间的低平土地上,并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村镇。

在我们的印象中,岛屿往往人烟稀少。根据最新的人口调查,爪哇有超过1.5亿居民,是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。真是令人震惊。

这1.5亿人生活在爪哇是什么概念?我来给你算一笔账。爪哇岛面积13.88万平方公里,中国安徽省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,相差无几。安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。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,安徽省现有常住人口仅为6102.7万人,还不到爪哇岛人口的一半。

或者你可以想象一下,一个安徽省容纳中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将是多么可怕。如果中国有爪哇的人口密度,我们国家可以容纳世界上所有的人。

印度尼西亚有17000多个岛屿。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住在这里?不用说,爪哇肯定有其他岛屿无法比拟的优势。爪哇火山活动频繁,土壤受到火山灰的滋养,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。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,它当然成为了国民的风水宝地。

爪哇南北短,东西长,呈长方形,北部海岸线长而肥沃的海滩平原。交通十分便利,人群聚集效应明显。例如,一个村庄的人们过去住在隔壁的岛上。一天,老王乘船路过爪哇岛,看到一群人在肥沃的平原上采集食物和唱歌。他立即乘船回去告诉他岛上的居民:“不要留在这里,跟我一起坐船去爪哇岛,那里的土壤肥沃,粮食收成至少是我们这个贫穷岛屿的两倍。”就这样,消息一传十十传百,经过多年的自发迁移,如此庞大的人群聚集在爪哇岛。

东印度公司对Java的影响

说到Java的人口增长,不能回避一家曾经臭名昭著的公司。由于荷兰取代葡萄牙成为印度尼西亚的主人,荷兰人于1602年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。18世纪中期,东印度公司开始关注爪哇岛的靛蓝、胡椒、咖啡和蔗糖等作物,强迫它们大量种植,实行强制供应制度。

1637年,东印度公司免除了蔗糖的商品税,并鼓励蔗糖生产,爪哇岛的甘蔗种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。当时爪哇岛的人口压力并不大,种植粮食和热带经济作物并没有因为占用土地而产生矛盾。

一眨眼,200多年过去了。到1890年,爪哇岛的人口从当年的不到300万增长到2360万,人口几乎增长了10倍。这时,粮食问题暴露了出来。由于东印度公司强迫当地农村种植糖和咖啡等经济作物,粮食产量严重不足,爪哇岛的人民长年挨饿。

在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下,荷兰自由派批评东印度公司的强制种植,并举行了各种示威活动。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,强制种植制度被废除,大量耕地开始种植水稻。最后,爪哇岛可以让数千万印尼人饱餐一顿。

一方面,爪哇人要感谢东印度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工作,支持了当地经济,为爪哇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,另一方面,他们又要承受资本嗜血带来的副作用。病态的人口快速增长为当地经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如何用小小的爪哇岛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,成为几代人都无法攻克的世纪难题。

爪哇人口激增的其他原因

当然,这并不是爪哇人口快速增长的唯一原因。与其他岛屿不同的是,许多民族生活在一起,语言和文化很难相互交流。爪哇只有两个主要民族,其中爪哇人最多,占印尼总人口的42%。正是他们书写了整个国家的历史,塑造了这个国家的文化。

其他岛屿的人国籍众多,语言各异,难免会阻碍年轻男女结婚生子的进度,而爪哇岛则完全没有这些问题。岛上两个民族相处久了,早就像一家人一样,文化和语言都没有障碍,自然更有利于人口增长。

病态人口增长的副作用

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给爪哇人敲响了警钟。为了开辟更多的土地以满足生产需求,爪哇人很早就开始在山坡上开辟“梯田”。即便如此,也赶不上当地人口的增长速度,他们只能饮鸩止渴,为了农田破坏了岛上大量的原始雨林,整个雨林生态系统早已不堪重负,即将崩溃。

由于植被生态遭到严重破坏,岛上许多特殊物种也濒临灭绝。曾经的雨林之王爪哇虎在20世纪80年代消失了,这确实令人遗憾。植被的减少也造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,缺乏巨大根系的束缚。每次爪哇遭受暴雨袭击时,都会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,山脚下的人们经常因为山洪爆发而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。

庞大的人口数量也让爪哇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享受了一波“人口红利”。爪哇的国民生产总值(GDP)常年位居印尼第一,它以一个岛屿支撑起了国家经济。

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海岸。这是一片杂乱的钢筋混凝土丛林,到处都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和低矮的棚屋。在富丽堂皇的高端酒店和科技中心旁边,是杂乱拥挤的村庄。总之,雅加达是一个贫富差距明显、人口密度高的城市,不适合长期居住。

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首都,雅加达是该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。13条河流穿城而过,被誉为“东方威尼斯水城”。雅加达主要城市有1027万人。如果算上周围的郊区,雅加达的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。

我们来和首都北京做个比较。北京也是中国北方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城市。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,是雅加达的20倍,但人口只有2100多万,比雅加达少三分之一。如果北京人口密集,雅加达只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城市,哪里有立足之地?

雅加达因人口过多而不堪重负,环境污染和饮用水短缺等大城市的共同问题越来越严重。公共交通设施陈旧落后,拥堵已成为常态。是名副其实的“堵心之城”。

印尼总统的心病——迁都

为了治愈这个国家日益严重的“心病”,几乎每一任印尼总统都想过“迁都”。他们认为只有迁都才能使政府逐步摆脱财阀的控制,也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、教育和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,缩小爪哇岛与其他岛屿的发展差距,改变印尼以爪哇人为主的现状。

为什么印尼以爪哇人为主?因为印尼的大部分总统都来自爪哇岛,该岛也聚集了该国的大部分财富。爪哇人有钱有势,自然是印尼各民族中的绝对领袖。但印度尼西亚毕竟是由数千个岛屿和数百个种族组成的。如果一个家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,将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团结。迁都不仅有助于增强印尼的国家认同,还能实现族群和地区之间的二次平衡。

印尼迁都可谓麻烦多多。虽然多次提及,但从未实现。究其原因,阻力主要来自印尼精英阶层的强烈反对。那些长期掌握权力地位的既得利益者怎么会愿意跋涉1400公里去偏远的东加里曼丹岛开荒呢?虽然那里的环境优美宜居,但大部分设施和设备仍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,一切都要从头开始。苦难不是这些精英想要的生活。

印尼政府也有困难。迁都所需的资金是天文数字。它不仅需要建设新的办公场所,而且在安置相关人员和重建和扩建基础设施方面也不能含糊。对于已经债台高筑的印尼来说,这将进一步加重该国的债务负担。万一不能按期还款,整个国家的信用评级就会被降低,陷入更可怕的恶性循环。

对于现任印尼总统佐科来说,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。不迁都就是“慢死”看着爪哇岛人口泛滥、资源枯竭、民生凋零;迁都的风险不仅是要克服来自各界的沉重压力,还要在巨额赤字的情况下度过金融危机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,国民经济都将面临雪崩,甚至可能“猝死”。

对于任期还有三年多的佐科来说,究竟是和下一任继任者混在一起继续收拾前任留下的烂摊子,还是干脆破釜沉舟,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。

印尼问题很多,中国给予人道主义帮助。

让佐科感到不安的是,海平面逐年上升,全球变暖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。对于完全由岛屿组成的印尼来说,这不仅是对国家的毁灭性打击,也是印尼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的问题。

此外,印尼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第一线,地壳活动频繁。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,巽他大陆架的最南端。两大板块的碰撞使得地震、火山和海啸的威胁长期存在,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

2004年,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9.3级强烈地震。这次海底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,高达十米的巨浪瞬间摧毁了岛上的一切。成千上万的生命被无情的海浪吞噬,中国著名的武打巨星李连杰也差点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海啸中丧命。

尽管此后印尼再也没有发生过如此规模的海啸,但在这个万岛之国,各种自然灾害已成为家常便饭。印尼政府必须拿出对策妥善应对,否则以目前爪哇岛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,一旦发生意外,人类历史上将爆发一场非常可怕的“群死群伤”事件。

中国一直对我们的东南亚邻国非常友好。对于依赖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印尼来说,疫情对他们的打击尤为严重。为帮助印尼人民应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政府向印尼捐赠了大量新冠肺炎疫苗、呼吸机、制氧机等抗疫物资,体现了中国践行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诚意和决心。

我们真心希望美丽的“万岛之国”能够早日治愈沉疴,再次成为印度洋中熠熠发光的璀璨珍珠。

标签: